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届狨猴神经科学研讨会

时间:2024-12-02 09:04:00 来源: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二届狨猴神经科学研讨会在G60脑智科创基地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150多位狨猴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齐聚上海松江,交流学术进展,旨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狨猴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


图1:部分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由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办,中心副主任顾一希代表中心致欢迎辞,并回顾了2011年上海首次引进狨猴种群资源的历程。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王小勤教授做了题为The Landscape of Marmoset Research的大会报告。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Soo Hyun Park,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Joji Tsunada,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宋欣东,临港实验室曾欢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徐春、刘赐融、沈志明、龚能、刘真,上海交通大学李卫东,清华大学张一思、苑克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蔚鹏飞等研究人员做了学术交流报告。




图2:学术报告


11月30日下午,王小勤,Soo Hyun Park,Joji Tsunada,刘赐融,西湖大学李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王立平进行了专题讨论(Panel Discussion)。专家们围绕狨猴研究的特点、面临的挑战、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实验技术等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狨猴研究的交流,狨猴资源的整合,鼓励科研人员加入狨猴研究,培养年轻研究人员等话题。


图3:Panel Discussion


狨猴是一种小型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与传统的模式生物(如小鼠、大鼠等)相比,狨猴具有更接近人类的解剖结构以及神经生理学特征。与经常使用的旧世界猴(食蟹猴等)相比,狨猴具有体型小、繁殖周期短、语音与社交行为丰富等特点。近年来狨猴在脑科学以及疾病生物学研究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4:狨猴